(一) 每次在办公室里打电话,薇序会闻到一阵浓烈的消毒水味儿。 自从住过一阵传染病医院,再回公司上班,电话机上就出现了这股味道,因为,薇序每用一次电话,后面的同事就用消毒水擦一遍电话机,怕被她传染上乙型肝炎。 就这样被划出了正常人的圈子,成为另类。 不过,也很值得理解吧,薇序记得住在传染病院的那段日子,也是如履薄冰,哪儿哪儿都不敢碰,每天洗好几次澡都不放心,仿佛病毒无处不在,随时可以得上各种各样的传染病。 幸亏主管医生和蔼亲切,对病人有种从容的态度,令人感到一丝安心。 再次复查,又见到那位医生,薇序忍不住问她:“在传染病医院工作,害怕吗?”医生告诉她:“其实,我也得过乙肝,我知道那种被人另眼相看的滋味。” 还是她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,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慢性乙型肝炎,而且是所谓的大三阳,传染性很强的那种。生病已经很痛苦了,心理上也随着遭受打击。朋友们在背后纷纷议论,后悔曾与她一起吃过饭。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,她还患上了抑郁症。 毕业后,她主动请求去传染医院工作,一干就是好几年,而在彻底了解了各种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办法后,反倒摆脱了恐慌的心理。 她的丈夫,也是医生,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把她当做传染病看待。而且经过许多次体检,老公和孩子都很健康,并没有传染上乙肝。 “打一下电话是不会传染上乙型肝炎的。”医生很肯定地告诉薇序。 其实,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染,比如破溃伤口、注射针头、输血、拔牙等,从没有证据表明可以通过饮食传染。 美国医生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让一群健康的黑猩猩吃被乙型肝炎血污染过的香蕉,然后定期检查,结果表明:没有一例黑猩猩感染上乙肝。另一位加拿大医生重做这个实验时,20只黑猩猩当中只有1只受到感染。经过研究发现:这只猩猩在吃香蕉前有胃溃疡出血,说明还是经过血液传染的。 经过饮水和食物传染是甲型和戊型肝炎,但这两种肝炎几乎100%不需治疗就可痊愈,隔离40天左右即可出院,不转为慢性肝炎,也没有任何后遗症,就像得过一场感冒又好了那样。 (二) “市场部的张岭得结核了!” 消息一传开,整个公司人心惶惶,出入市场部办公室时,大家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。 谁都知道,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。很多人的头脑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景象:办公室的空气里弥漫着不计其数的结核杆菌,大家全体逃脱不了,而且自己可能已经被传染上了! 幸好,过了几天,张岭让家人将一张诊断证明交给上级主管:“结核性胸膜炎,痰找结核菌阴性。” 其实肺结核类型有五种:原发型肺结核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、浸润型肺结核、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、结核性胸膜炎。其中只有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有比较强的传染性,因为结核杆菌会不断地随着痰液排出体外。而其他几种结核属于封闭型,不传染。 为了确定会不会传染,医生会做一个痰培养的化验,如果是阴性就没有传染他人的危险,即使阳性,服用3~6个月的抗结核药,也基本可治愈。 另外,在中国,我们在出生时就接种过预防结核的卡介苗了,对结核有相当的免疫力,即使感染上结核菌,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发展成肺结核。 (三) 清早出门时,露仪觉得眼睛有些不舒服,发干、发痒、发疼,到了中午,她的眼睛已经红通通地像只小兔子了,而且不住地流眼泪! 红眼病,可是会传染的呀。 从医院里回来,第一件事就是给办公室里每一位同事发一封电子邮件: “亲爱的××: 很抱歉,我得上红眼病了,又叫做急性结膜炎。医生说,这是结膜受到了细菌、病毒、衣原体感染引起的,有可能传染。传染途径是这样的:我用手揉眼睛——再用手摸其他的东西——你们去摸这些东西——然后用手揉眼睛,就可能被传染上! 不过不用紧张,我已经很详细地向医生咨询过了,医生说,只要不揉眼睛就能保证安全,另外最好多多洗手。最后嘱咐大家,如果感到眼睛干涩、发痛、发痒、流泪,一定要早早去眼科看病。患病期间多有不便,请大家关照。” 整整一个星期,露仪都红着眼睛上班下班,可是,并没有引起办公室恐慌,后来也没有人被传染上红眼病。 (四) 办公室是最容易发生传染病恐慌的地方,因为这是个相当封闭的环境,人际距离又比较接近,万一有人患上了传染病的话,同事们很容易想到: “我的办公桌与她面对面,每天跟她相处的时间比跟老公还长,会不会传染给我呢?” 我们的建议是: ●要向医生问清楚,会不会传染,怎样才会传染。 每年有不计其数的医学实验研究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问题,目前已了解得相当透彻。 ●如果是传染性很强、需要隔离的疾病,比如肝炎的急性期,要向公司说明原委后请假。如果医生认为你可以继续上班,一定要主动向同事们解释你的病情,并且嘱咐大家采取预防措施,必要时可以请医生开一张诊断证明。 我的一位同事,患了急性痢疾后,主动买了一瓶消毒液放在办公室里,让大家把常用的东西消毒一遍。这份责任感和公德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。 ●该做的都做到了,至于别人怎样看你,那就是他们的事了。不要太在意与平时不一样的眼光。另外,有些人就是天生谨慎,跟别人握个手都要洗来洗去的,要知道,这并不是针对你本人,而是出于他对疾病的畏惧心理。 |